Google 最新推出的 AI 模式(AI Mode)。这是 Google 搜索结果中新增的一个标签页,提供类似 ChatGPT 的对话式体验,能够生成更长的 AI 回答,并支持用户继续追问。本文将带你全面了解 AI 模式的工作原理(包括“查询扩散”技术)、目前的局限,以及它对搜索和内容可见性可能带来的影响。
一、Google AI 模式是什么?
你可能已经听说过这个功能,也可能在某些地区已经见过它。至少在美国,AI 模式已经上线,并有望在美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。
当你打开 Google 搜索时,默认会停留在“全部(All)”标签页。但在它的左侧,新增了一个“AI Mode”标签。这个标签的位置与“图片”“新闻”“购物”“地图”等并列,属于同一导航菜单。虽然很多人可能平时很少点击新闻、购物、视频等标签,但 Google 已经将 AI 模式放在了显眼位置,鼓励用户尝试。
AI 模式是一种新的搜索媒介。虽然目前它不是默认模式,但 Google 已经在界面上主动引导用户去体验。目前,该功能已在美国范围内广泛部署。
二、AI 模式搜索结果的结构
在 AI 模式中进行搜索时,得到的将是更长篇幅的 AI 生成内容,看起来有些类似大型的 AI Overview(AI 概览)。
在回答的右侧,通常会显示一些引用片段,可能包含来源链接。与传统搜索相比,这种结果的呈现方式和内容都有明显区别。
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理解它的几个关键点。
三、AI 模式的关键特征
- 与其他搜索标签的区别
和“新闻”“图片”等不同,AI 模式在 Google Search Console 中无法单独统计。
在 Search Console 中,你可以过滤掉新闻、图片的搜索数据,但 AI 模式的数据会与常规搜索混在一起,无法分开分析。 - 类 ChatGPT 的交互形式
AI 模式不仅提供长文本回答,还允许你在底部的聊天框中继续提问,并且支持多种回答形式。
例如,你可以要求它写一首诗,或者生成一段代码。在常规 Google 搜索中,这是不可能实现的。AI 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 ChatGPT 的竞争产品。 - “查询扩散”(Query Fan-out)技术
这是 Google 在相关专利中提到的重要机制。当你在 AI 模式中搜索时,系统会自动触发多次相关搜索(可能有几十次),然后将所有结果整合成一个最终的回答。
这等于是跳过了用户自己进行多轮搜索和筛选的步骤,直接提供整合后的内容。 - 引用链接存在但点击量可能不高
虽然回答中会附带引用链接,但 Tom 推测,这些引用不会带来大量点击。当然,实际效果还需要更多数据验证。 - 结果质量参差不齐
Tom 强烈建议大家用自己熟悉的领域来测试 AI 模式的回答质量。例如,如果你是 SEO 专业人士,可以问一个专业问题,然后仔细核对答案。
他的经验是,AI 模式在某些情况下的准确性并不高,这会影响信任度。和 ChatGPT 一样,它适合在对事实准确性要求不高的场景中使用,但在需要高度可靠信息时需谨慎。
四、这对搜索的未来意味着什么?
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曾暗示,他希望 AI 模式成为未来搜索的主要形态。不过,这一目标并未最终确定。
目前 Google 将其放在一个独立标签中,显然是在测试用户需求:看看人们是否会主动选择 AI 模式,而不是使用常规搜索。
Tom 认为,AI 模式和传统网页搜索的使用场景并不完全一样。它可能会将传统网页搜索“边缘化”,让它回归到最初的用途——寻找特定网站。而综合信息、创作类任务,则交由 AI 模式完成。
不过,AI 模式并不适合所有情况,就像 AI Overview 也有明显局限一样。
五、早期使用数据
国际 SEO 顾问 Aleyda Solís 在 LinkedIn 上分享了来自 Similarweb 的早期数据:
- 2025 年 5 月 20 日,桌面端点击“AI Mode”标签的用户占比为 0.84%
- 到 5 月 31 日,这一比例上升到 1.25%
这些数据不仅包括直接点击 AI 模式标签的用户,还包括在 AI 概览末尾点击“AI Mode”的用户。
虽然用户占比仍然非常小,但自推出以来保持了稳定增长。
需要注意的是,即便是新闻、图片等标签,其内部流量也只占 Google 总搜索流量的一小部分,更不用说它们向外部网站导出的流量了。
六、总结
目前来看,AI 模式还不是一个特别受欢迎的功能,但未来仍有潜在增长空间。
它为搜索带来了全新的交互方式,将生成式 AI 的能力与搜索引擎的索引优势相结合。
尽管存在准确性不稳定、用户习惯尚未形成等问题,但如果 Google 持续改进功能与结果质量,AI 模式可能会在未来彻底改变人们的搜索方式,并对 SEO 策略带来深远影响。